港口區概況
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港口區,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的西南端,1993年設立縣級行政區,是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防城港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也是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總面積378平方公裏,由企沙半島、漁萬半島兩個半島構成,下轄企沙、光坡兩個鎮和白沙萬、漁洲坪、沙潭江、王府四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近16萬人。
港口區處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經濟圈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結合部。三面環海,南瀕北部灣,東鄰粵港澳,西與越南隔海相望,是中國內地進出東盟各國最重要的中轉基地和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港口區擁有西部第一大港、中國沿海12個主樞紐港之一的防城港,其設計年吞吐能力可超過10億噸。現有萬噸至20萬噸級深水泊位26個,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個港口通商通航。防城港開創了國內可直接“船到船”直接裝卸作業的先河,晝夜裝卸率高踞西南沿海港口榜首。目前,防城港是全國唯一可同時接卸5艘滿載的好望角型船舶的港口,年吞吐量過億噸。
港口區是國家批准實施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重點建設的臨海臨港重要工業區。位于港口區的企沙工業區,也被寫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而作爲企沙工業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區,是港口區重點發力打造千億元産業園區。依托園區發展,該區以鋼鐵、核電、銅鎳三大項目爲引領,形成了以鋼鐵制造、磷化工業、礦産、建材業爲主的四大産業,成功打造了全國最大磷化産品加工出口基地。2016年1-9月,港口區5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産值突破700億元。
港口区拥有绵延300多公里的原生态海岸线,是旅游休闲的黄金地带。该区以“海湾.渔家.休闲”为特色着力推进“红沙群岛”“ 簕山古渔村”景区建设。2011年“簕山古渔村观潮节”荣获“中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节”称号。观海景、弄海潮、玩海石、尝海鲜、钓海鱼、颐海林、观民俗成为了港口区独特的旅游印记。此外,“海上国际龙舟节”也成为防城港市响亮的文化体育品牌和特色的海洋文化名片,有力地促进了防城港市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港口區擁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同時還享受國家有關沿海開放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西部地區以及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等優惠政策。突出的區位、交通、港口、資源和政策優勢,使港口區成爲發展臨港工業、對外貿易、商貿物流、濱海旅遊等産業的理想之地。“西部第一港口,現代産業強區”已成爲港口區對外宣傳的響亮名片。
憑海臨風勇開放,夢想正飛風正舉。港口區將秉承“服務至上,平安至上,産業優先,民生優先”的理念,奮發有爲,加快崛起,努力打造廣西北部灣率先發展核心區,加快實現“率先發展、富民強區”宏偉目標。